 |
今日推薦 |
|
|
|
醉酒駕車沒那么簡單了 |
來源:轉載于網絡 | 時間:2011-06-20 |
“醉駕入刑”從被熱議到如今已成為一則平淡新聞,也許司機對“醉駕入刑”的關注已開始淡化。但如果醉駕被入刑,那么隨之的“入刑”記錄則會跟隨肇事司機一輩子,也許每位司機都未必清楚“醉駕入刑”記錄對違法者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在此,記者采訪了市交警部門的相關人士,他們告知,一旦“醉駕入刑”留有案底,將對各位司機的生活帶來各種影響。
影響1: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合同
交警表示,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因醉駕被判刑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而且不用支付經濟補償。也就意味著,如果你是一個有“醉駕入刑”記錄的人,可能會被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合同之余,還無法按照正常情況索要補償。
影響2:出國留學難獲簽證
雖然醉駕入刑對出國旅游影響不大,但如果要辦理移民簽證或留學簽證,則必須準備無犯罪記錄證明。因為辦理出國簽證時,絕大部分國家都要求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如果你有“醉駕入刑”記錄,那么移民或留學是不用考慮的了,簽證官是不會讓你一個有案底的人跑到他們國家繼續“禍害”群眾的。
影響3:讀書就職受限制
參軍政審難通過,考學報考受限制!白眈{獲刑”者在參軍、從事安保、航空招飛等時,會因故意犯罪被記入本人檔案,無法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而難通過政審。在考學方面也將受到限制,不能報考軍校、警校等。
影響4:執業資格可能會被吊銷
部分行業執業資格會被吊銷或受影響!白眈{獲刑”者都屬于故意犯罪,按規定獲刑者如是律師、醫師會被吊銷執照,也不能成為證交所從業人員,注冊會計師、執業醫師、證交所負責人的注冊或資格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影響5:營運車司機將失業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醉酒駕駛營運機動車的,吊銷駕駛證,追究刑事責任;10年內不得重新取得駕駛證,重新取得后,終生不得從事營運機動車駕駛工作。
現狀:
“醉駕入刑”第一人均已被判刑
看完以上的“后果”,你是否心有余悸了呢?事實上,“醉駕入刑”執行已有一月半,目前各地“醉駕入刑”的“第一人”也陸續宣判結果。其中北京“醉駕入刑”的首位醉駕司機李俊杰,被以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2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引人關注的國內知名音樂人高曉松醉酒駕車案,高曉松被以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6個月,并處罰金4000元。據統計數據,醉駕釀成事故的比例高達33%以上,像剛剛宣判的英菲尼迪醉駕案就是一個警示,該案導致兩人死亡一人重傷。
據北京陳岳琴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陳岳琴介紹,最高法院對“醉駕入刑”作出的解釋是一種司法解釋,是最高法的日常工作,對各級法院的司法操作有指導作用。但是司法解釋的效力是低于立法解釋的,立法解釋權是屬于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此外,在醉駕的問題上,《刑法修正案(八)》考慮的是醉駕這個行為,《道路交通安全法》則更多的是從醉駕所造成的后果上來考慮的。在具體的案件中,執法者可以將兩者相結合,在確定醉駕行為的基礎上,綜合考慮醉駕的后果來進行懲罰。
提示:小心“被醉駕”
駕車前,司機朋友們除了主動從意識上拒絕沾酒精外,駕車時更要避免服用一些藥物,導致“被醉駕”。市交警部門表示,一些酊劑藥物幾乎都含酒精,代表藥品包括:藿香正氣水、云南白藥酊、濟眾酊等。有些司機在喝了藿香正氣水后結果就“酒駕”了,因為一些中藥在炮制中會用到乙醇,服用后駕車可能會被檢測為酒駕。另外,幾乎所有的酊劑藥物都含酒精。
除此之外,交警提示廣大車主:開車前吃藥也會導致開車危險。如用于治療感冒、各種炎癥的解熱、鎮痛、消炎止咳藥,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非那西汀、安乃靜、可達因和各種抗菌素等,服用后,會使人的視力、聽力、注意力減退;反應能力、動作協調能力下降;使人疲倦、瞌睡或頭暈等,使駕車人的駕駛機能受到影響。
鏈接:
“藥駕”危險等同于醉駕
目前,國外很多國家已經特別關注“藥駕”問題。美國規定的酒后駕駛法律同樣適用于藥后駕駛。如果警察懷疑你在服用藥物后駕駛,會要求做血液和尿液測試。這時如果駕駛者拒絕測試,駕照會被暫時吊銷。法國則根據藥品對司機駕駛能力影響的程度,將分為4個等級,并要求藥廠以不同顏色標識藥盒,警示藥物對駕駛能力的影響。為了避免藥駕被罰,國外很多司機在服藥前會主動向醫生或藥劑師咨詢并仔細閱讀藥品特性,以確定是否可以在服藥之后駕駛。
|
|
|
|
|